其实,为了推出《土拨鼠之日》,吴胜邦也是煞费苦心的。
他召集评审的评委开了个会,拍出其他几个小组办公室评委写的信,说,有初审的的评委写信反映说,进入复审的作品名单不够公正,不够全面。同志们啊,鲁奖是个什么样的奖项,那是要做成茅奖那样的权威榜单,必须客观公正全面,不能为世人所诟病。
其中,下面意见最强烈的是马源的短篇小说《拉萨河女神》,信说,这部实验性质的作品是今年最优秀的文学创作,是艺术的瑰宝,落选鲁奖,恐人心不服。
所以,短篇小说办公室的那位评委写信给评委会,希望组织方再考虑考虑,不要遗漏了这么一部惊世之作。同时,这位同志的信上还推荐了一部新作品《土拨鼠之日》。
马源是这两年最出名的青年作家之一,生于六十年代。
特殊十年之后,很大一批老作家重新拿起笔,焕发了艺术的第二春。但文学总归是属于青年人的,从伤痕文学开始,到寻根文学,史铁森、铁宁等五零后作家飞快地成长起来,写作水准日趋成熟。
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有一批六零后在文坛暂露头角。这其中最着名的有五人,分别是舒童、洪峰、马源、于华、格非,被人戏称为先锋文学的五虎将。
读者们有开玩笑地用金庸俗小说中的五绝来称呼他们。
其中,马源现在青藏高原做记者,被大家叫做西毒。
他最近几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系在牛皮绳上的扣》《拉萨河女神》因其时空交错意识流的手法,引起小小的震动。
吴胜邦把信发下去,让大家互相传着看,又道:“这封信上,短篇小说办公室的另外两位同志也联了名,我认为有一定道理,这才和大家开会讨论。”
正当大家疑惑《土拨鼠之日》是什么的时候,迟春早教授跳出来反对,并向吴书记开炮。
迟教授现在功成名就,同门师兄弟在各大高校人文研究机构都是权威,一呼百应,当真是春风得意,难免有点狂了。他立即拍案而起,开始骂娘。
说那什么女神是小说吗,不是吧。
我想在座各位评委都读过这部小说,但我还是想跟大家讲讲。小说一开始,介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