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58章 不省心的老头(2/4)
  孙朝阳写稿的时候喜欢吃点什么,看她馋得厉害,再次摇头,将一把松子递她手中:“这个热量不高,你咬几颗缓缓,动嘴三分饱。”

    说着,又埋头去写稿子。

    何情一边磕着松子,一边探头去看稿子:“朝阳你今天怎么不去上班,要不要我帮你抄稿?”

    孙朝阳:“不用,我再写两千字就好。单位出了点事,我请了假在家里躲躲?”

    “躲躲?”何情疑惑。

    看她担心的样子,孙朝阳摸了摸额头,感叹:“我们做编辑的,每天都要和作者打交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真是什么人都要遇到。而写稿子的文学青年,好多都不太正常,打起交道来也格外让人郁闷。”

    他说,《中国散文》编辑部的编辑们每个人手头都有重点作者,这些都是编辑的资源,基本上是要一辈子合作的。

    逢年过节,编辑都会给名下的重点作者写封信问候,又问他现在有什么写作计划。如果写作上遇到困难,可以来信和编辑探讨,别一个人憋着。讲究点的编辑还会寄明信片过去,比如五一的时候,孙朝阳就打包买了十几套镜泊湖风光的明信片扔给编辑们,让他们用。

    最近一年国家发展得好快,各大单位都装了电话,于是,编辑们又采用电话联络的方式。

    编辑小玉可喜欢打电话跟作者们唠嗑了,一唠就是一个多小时,大有第一代电话粥的架势。气的主任老高在开会的时候,不点名提出批评:“我们有的同志喜欢用单位电话说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要改正。”

    前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邪了什么门,几个重点跟踪的散文家都没有稿子寄来,写信过去催又不回。而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杂志的稿子竟然接不上,这样下去刊物的质量是要下降的。

    于是,编辑们就开始打电话给作者联络感情。

    这一打,就不可思议了,几个重点作者都出了事。

    其中一个散文家癌了,单位的人说,现在已经在临终关怀,估计这两天就要拔管。

    这位作家是毛大姐带的,二人合作时间也长,在笔会上见过几次面。作家上个月还寄了篇稿子过来,大姐觉得还需要修改,就没有发表。这才三十天,人怎么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