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387章 张先生和沈先生(2/4)
分别是《湘女萧萧》和《边城》,虽然票房不是太好,但艺术成分颇高,一看就是能拿金鸡奖的片儿。

    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过,加上文艺界的风气越来越宽松,沈从汶那种带着强烈文艺情调的东西很受知识分子欢迎。

    孙朝阳:“老木别怂啊,大师也是人做,想当初,我也是和巴金光未然等大宗师谈笑风生的人,感觉老先生们都是平易近人的。”

    “你和巴金光未然见过,快说说。”木呐一脸的羡慕。

    二人聊着天,转了两路公交车,终于到了一个看起来像什么单位的家属区里。这里位于前门东大街,其实离孙朝阳家不远。

    门口还有个看门老头,问找谁。

    木呐说他来找沈从汶先生,老头道没听说过这里有个叫沈从汶的,不许进。

    孙朝阳忙走上前去问这里是不是社科院的家属区,我们找沈月焕教授。

    这下老头才道,有的有的,才放孙木二人进去。

    原来,沈月焕是沈从汶先生的原名,从汶是他的笔名。老先生建国之后就不写文学作品,改而从事历史研究,研究古代服饰,研究漆器,成果斐然。历史研究和人没有利益冲突,因此在历次运动中都没有受到冲击,当真是躲进小屋成一体,过得逍遥快活,还摇身一变成为历史学家。

    不过老先生内心还是有点郁闷,经常在家人面前喊:“我要回湘西,我要回湘西。”

    这么看来,老头其实是挺精明的一个人。我不搞文学,不留任何文字,你们想整我也找不到把柄。

    相比之下,沈从汶的爱徒汪曾祺就看不穿。汪先生先创作了京剧《范进中举》获得当年北京市京剧调研一等奖,然后被批判。发配到张家口一个农研所当工人,主要工作是拿刷子给果树刷波尔多液;拿锄头把上冻后的茅坑里的粪便挖出来,和上黄泥施进地里,拿着锅铲半夜起床煮黑豆喂牛。

    摘帽之后,汪先生执笔创作京剧《苇荡火种》,获奖,受到周公、玉阶同志,董老接见,然后被打倒。

    回到工作岗位后,汪曾祺参与创作京剧《沙家浜》,获奖,被邀请上天安门观礼,然后被打倒。

    接着,汪先生灵感爆棚,继续写样板戏,写小说,写散文,不停获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