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出版物,有书号的,而且人家的书名就叫做《文化苦旅》,你孙朝阳在我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书的时候,该用什么名字?如果还用文化苦旅,可能吗?要不我们改改,改成《文化之旅》《文化逆旅》《文化旅一旅》,那不是搞笑吗?”
孙朝阳抓了抓头,开始感觉到不妙:“算了,换成《凭海临风》?嗨,呸,恼火。”
木呐接着说:“第二个问题,读者可分不清此孙三石不是彼孙三石,人家买了这本书一看,不对啊,怎么和杂志上发表的不一样,难道是精修过?对对对,正式出版的时候和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通常会做精修。别人是越修越好,这个孙三石怎么越修越差了。到时候,你孙三石坏了名声,又如何自处?咱们当作家的,什么最要紧,是名声,是在读者那里的口碑,你的书以后还想不想卖了?”
孙朝阳色变:“这……”
木呐最后拿起那本西贝货,扬了扬,问:“朝阳,知道这本书卖出去多少本了吗?”
孙朝阳:“多少?”
木呐:“首印十万,在极短时间内就售罄。如此大利,我估计出版社那边正在加班加点二版,猜猜看他们二版会印多少?”
孙朝阳:“我怎么晓得。”
木呐:“如果我是出版社那边,既然首印卖得这么好,这再版肯定会干一票大的。”
他伸出四根手指:“印他个四十万本,说不定会更多。”
孙朝阳寒毛都竖起来了:“多少?”
木呐:“你是拿版税的,你说这是多少钱?”
孙朝阳霍然而立,双目圆瞪,惨叫:“朕的钱,那是朕的钱!”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断断不可原谅。
孙朝阳满面铁青:“老木,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找到出版方,让他们登报道歉澄清,并出作巨额赔偿。”
他看了看这本假《文化苦旅》的出版方,还好不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不然就没办法找人了。出版社的名字是“小花伞文艺出版社”一看就不是太正经。
“有这个出版社吗,以前都没听到过?”孙朝阳抓了抓脑袋:“老木,你是圈内人士,你知道吗?”
木呐:“不知道,都没听说过。”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