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98章 回家了(1/3)
    实际上,八十年代的hk明星都挺朴实的,进了剧组,大家都是同伴工友,一块儿吃大锅饭,一块儿领盒饭。

    孙朝阳这两天吃海鲜也吃得烦了,就提议干脆大伙儿将就《魔域桃源》剧组的烧鹅腿把晚饭解决了。

    咦,烧鹅好好吃,玛德,都比得上后来的米其林三星了。

    不过,莱斯莉和蒋见生却爱上了盒饭里的泰香米,吃得眼睛发亮,感慨道,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香的大米,这不合理。

    蒋见生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饮食。于是,在乘夜机回北京的之前,先去了超级市场买了一百斤泰香米,说是要寄回武汉给老婆和岳母尝尝这种稀罕玩意儿。

    看着蒋见生背着的一百多斤大米,又看看莱斯莉被乐器压弯了腰,孙朝阳很无奈地上前帮忙,累得半死。

    好不容易上了飞机,他终于喘了一口气,拿出稿子埋头写起来。

    旁边的蒋见生把头探过去:“朝阳,写小说呢?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如果是通俗小说,寄给杨鹤,发今古传奇吧。”

    孙朝阳:“散文。”

    没错,他又开始写《文化苦旅》了,按照计划,他打算在一个月内把那十几篇散文写完,结集出版。另外,《中国散文》那边一个月发两篇。整本书字数倒是不多,也就六七万字,轻松愉快。

    只是,不知道算不算一稿多投。

    等孙朝阳说出自己的疑虑,蒋见生说不算,实体书是实体书,杂志是杂志,不冲突的。书准备给谁出,要不我帮你联系一下武汉的出版社。孙朝阳回答说,这书应该能畅销,他打算还是找一家大一点的出版公司,最好就在北京。

    蒋见生突然一拍额头:“对了,我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主编熟悉,要不你的书给那边出吧。天津市散文重镇,他们做散文有经验,也免得你的书去其他地方埋没了。”

    百花洲出版社是天津的出版机构,名下有好几本文学期刊,比如大名鼎鼎的《小说月报》。但要说在文学界的地位,还得说他们的杂志《散文》。

    天津的《散文》杂志是中国散文界的第一期刊,相当于诗歌界的《诗刊》和《星星诗刊》,小说圈的《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