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46章 散文的作法(2/3)
十年时间说长也长,但转眼就到。

    孙朝阳记得当年机砖厂房改的时候先是让大家交三千块买断单位宿舍,后来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又补交了两千,这才拿到房产证。当时工厂开工不足,已经处于破产边沿,他在车间一个月才一百七十来块,干一天休息两三天。先交的三千块已经倾尽所有,最后补交的两千简直就是要了老命。

    此刻看到自己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孙作家心中感慨:有钱真好啊!

    何情乘飞机回杭州了,孙朝阳也开始准备去内蒙古的事情。

    他以前也没开过培训班,对于怎么给学员上课心中没数,就虚心地坐到悲夫面前请教。

    悲夫同志是老作家,功底深厚,道,什么叫散文,不外是写人写景状物,抒发情感。确定一个主题,自由发挥。但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写,即便撒得再开再远,最后还得收回来,所谓形散神不散。比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写的是北方的风光,但魂魄却一直落在白杨树的坚韧坚强上面,以树来比喻勤劳勇敢的人民。你在给学员上课的时候,可以从主题上着手讲。

    他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孙朝阳笑道:“社长,你这不都是中学生作文的内容吗,用来培训作家好像不对劲。”

    悲夫点头:“其实啊,文章的作法只要完成了中学六年,甚至初中三年语文教育就能学会,其他就得靠自己练笔,靠自己悟。文学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张稿子一支笔的事情,任何人都能写上两笔,好像没有门槛。其实,这行当很吃天赋。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天赋,文笔差不要紧,多写,每天写两千字,一年下来总归是有些模样。”

    孙朝阳深以为然,问:“怎么才能看出作者有没有天赋呢?”

    悲夫:“看细节。”

    见孙朝阳不是太明白,他解释说:“看作者的细节描写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就说明这位作者时有天赋的。文学创作有一句话,细节之中有神在。”

    孙朝阳又问:“那么,文章中的气韵呢,曹丕在《典论》中说过,文以气为先。”

    “气韵,甚至是气势这种东西,你觉得普通作者会有吗?恕我直言,很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