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43章 要去办培训班了(2/3)

    没办法,现在的散文说好听点,大多是四平八稳的八股文章,没故事没情节没思想没内容,语言寡淡,毫无可看性。说难听点,就是无病呻吟的中学生作文,多看一眼都会拉低自己的审美水准。

    如今的散文主要是缺少一种老一代散文家的气势,比如刘白羽海上日出的壮美开阔,茅盾白杨礼赞中的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斗志,秦牧先生笔下岭南风情和对故乡的热爱。

    散文没有那股气势其实是很要命的。

    如今,散文期刊数起来也就天津的《散文》,北京的《中国散文》,福建还有一本,然后就没有了。后来,陕西的贾平凹创办了《美文》提出大散文概念,那却是后话了。

    正因为散文杂志稀缺,内蒙古那边就联络悲夫同志,办了几期散文写作培训班,算是给区内作家找一个发表的渠道。

    而悲夫也可以通过培训班组稿。

    两全其美,双赢。

    “革命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既然领导安排了,坚决执行任务。”孙朝阳嘿嘿笑,心中又想,公费旅游是好事,不去才是傻瓜呢。

    不对,毛大姐和大林怎么不积极,肯定有猫腻。

    还没等他说再考虑考虑,毛大姐就率先道:“我年纪大了,这种事让年轻人去吧。”

    大林也是色变:“朝阳是著名作家,他去培训青年作家压得住堂子。我算什么,一个学美术的,半路出家当编辑。到地头,人家一问你有什么作品,培养了什么作家,我拿不出来,那不是丢人吗?丢我自己的人也就罢了,可我代表的是咱们杂志社,代表的是悲夫同志你的脸面,还是不去的好。”

    毛大姐道:“你只代表你自己,别扯单位。”

    大林:“我反正不去。”

    看众人反应激烈,孙朝阳不解:“这是怎么了,出公差,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不是美事吗,跟要了大伙儿命似的。”

    大林愤愤地说,去内蒙古有什么好,上次我和毛大姐一下火车就被塞进一辆解放牌卡车里面,拉着在草原上跑了五六个小时。是是是,草原风景是好,可一连看五六个小时,看到后面就烦了。那边吃住也差,我们被拉去一个小镇招待所,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纯粹就是忆苦思甜加劳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