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82章 年轻人的锐气和想象力(2/5)
《当代》杂志社的总编韦君宜也是评委会成员之一。

    第一届茅盾奖的获奖作品有:周克勤《许茂和她的女儿们》、巍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古华《芙蓉镇》、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

    其中,莫应丰的《将军吟》和古华的《芙蓉镇》就是在《当代》首发的。六本获奖书,当代拿了两个奖,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难怪周主编今天一大早看起来就情绪饱满。

    大伙儿都齐声欢呼,与有荣焉。

    忽然,有个刚入职没一年的新编辑插嘴:“周主编,我听人说《芙蓉镇》投稿的时候,您是执否定态度的,是别的编辑组把稿子要了过去。不然,这本获奖小说出自咱们组,那还是真的盖了帽了。周主编,能不能说说当初你为什么要退《芙蓉镇》的稿,二审意见是什么吗?”

    这简直就是当众打周主编的脸。

    编辑室里顿时可怕地沉默。

    周昌一脸色难看起来,换其他编辑,他早就大发雷霆。可这个新编辑是某大佬的关系户,不好得罪,他立了半天,这才哼了一声,转身欲回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陈西米见此情形,心中叫苦。孙朝阳的稿子她看完了,非常喜欢,便准备送去周昌一那里二审。杂志篇幅有限,发长篇小说必然挤压其他稿子的空间,可不是一件小事。为此,她准备了详细而完整的一审报告,希望能够说服周主编。但老周现在心情恶劣,估计看谁都不顺眼,搞不好把孙朝阳的《暗算》给枪毙了。

    罢,改天再说吧。

    不料周昌一却喊:“陈西米,你昨天不是说要给我你审的那本长篇小说吗,稿子送过来。”

    陈西米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拿起孙朝阳的手稿,走进主编办公室,小心放在案头,低声道:“周主编,作者笔名孙三石,短篇小说《棋王》刚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巴金巴老发的奖,后来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他如今在中协创作室做创作员,电视连续剧《济公》的编剧就是他。”

    不管那么多,先把朝阳的履历报上去再说,希望周主编不要轻易把稿子给退了。

    谁知道周昌一却不买账,冷冷道:“能过一审送到我这里来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