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74章 阿炳的故事(1/4)
    经过测试,瞎子阿炳正式加入神秘单位701,按照制度,所有正式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次宣誓。

    仪式很庄严,很肃穆。

    从宣誓开始,阿炳就一个农村户口的残疾人,摇身一变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并成为秘密战线的一名战士。从此,他将与外界隔绝,不能回家,不能和以往的亲戚朋友联络。

    并做好了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生命的心理准备。

    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加入同志对组织提出自己的私人要求,阿炳提出两点。,第一个要求是地方政府能不能帮老家母亲解决做饭的烧柴不够的问题。第二点。如果将来牺牲了,国家部要割他耳朵去做科学实验。

    如此重要的时刻,他提出的要求如此搞笑,令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但按照制度,却不能不正式记录在案。

    ……

    正在抄写的何情也忍不住停下笔偷偷掩住嘴巴。

    孙朝阳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写有损英雄的形象?”

    何情:“我不懂得文学,不过……你这样写,大概有你的道理。”

    孙朝阳:“现代汉语小说从新文化运动始,学习的是欧洲文学那一套。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旧总结出自己的路子。特别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讲究的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五十年代的时候,更是要求文学的三突出原则。主角务必高大上,但这样一来,人物性格未免扁平,在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却给人模板化的感觉。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到七十年代末,很多作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朝挖掘复杂人性上进行探索。主角开始不完美,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何情:“你说的这些我又不懂,以前从来没有人用瞎子甚至有点傻的人做主角。换其他人写,我才不愿意看呢!但你这个故事实在太新奇,让人一看就丢不下。”

    孙朝阳感叹:“是啊,读者看书的时候,通常会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书里的主角,主角的经历就是自己的经历,而自己也会随着主角人生的际遇欢喜、悲伤、痛苦、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代入感。严格说来,我所写的这个主角挺让人不适的,严肃文学很多时候都有这个问题。”

    何情:“可我觉得阿炳这个人挺可爱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