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曲家,买他十几首版权,找歌手来唱录好了一卖,那不就齐活儿了。”
蒋见生摇头:“找人写歌,再找人来唱倒是容易。但你能保证你选的歌就一定能红,一定能流行?一盘带子录好,开始铺货,怎么也得录个十万盘,动用那么大资金,如果卖得不好亏了本,咱们可都要去跳玉渊潭死了干净。我虽然是干艺术的,但干的是文学艺术。一本稿子交我手里,我自然看得出好坏。可音乐却不行,我这人天生就对音乐不敏感,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歌儿。”
孙朝阳:“那倒是。”
蒋见生:“朝阳你上次写的鞋儿破帽儿破现在就很流行,可见你是懂行的。艺术这块儿以后得由你全权负责,买什么歌,请什么人来唱,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我只负责宣发和日常管理。”
孙朝阳很干脆地点头说:“行,这块我来负责。”他毕竟是穿越者,未来会流行什么歌曲,什么歌星能够大红大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有了这个金手指,想不大赚都难。
孙朝阳问:“老蒋,先问问,第一个专辑你打算做什么类型的?”
蒋见生:“咱们请作曲家写几首,再从国外流行歌曲中扒拉几首,找五六个明星来唱。十几首歌曲,五六个歌星,总有一首会得到听众喜欢。只要有一首歌红了,就不愁销路。”
找国内词曲家写歌倒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老一代优秀音乐人的风格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不搭,而且像付林这种名家也不会理睬这家新成立的皮包公司。所以,老蒋就把毒手伸向国外的大红歌。
他的意思是从小日子那边找几首正当红的,填上词就干,既保险,又不用付版权费,何乐而不为。
听他这么说,孙朝阳倒是抽了一口冷气,这蒋见生同志意识很超前嘛!确实,八十年代港台歌坛确实喜欢翻唱小日子的歌曲,特别是港岛,尤其爱翻唱中岛美雪的歌儿。有一个中岛美雪养活一个港岛乐坛的说法。
现在是八十年代,内地用国外的东西也没有版权的说法。但这事后患很大,未来等到加入wto,人家过来打版权官司,他孙朝阳和蒋见生就算有再多钱也不够赔的。
另外,做合辑首先里面都必须是成名歌星的代表作,这样用户才肯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