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才忽然爆发,发表了海量作品,并出了好几部书。
他的美食散文最受读者追捧,内容大多是介绍苏中地区的风物,比如咸鸭蛋、蟹黄包、肴肉、五丁包什么的。
陆文夫也是个美食家,心中对老汪对扬泰高邮的吹嘘大大地不服,想让孙朝阳这个后生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江南饮食文化,苏帮菜就精美程度上,怎么也略胜淮扬一筹。
众人忙问孙朝阳最近得了多少稿费,陆文夫说小孙在《今古传奇》写连载,通俗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稿费大家都是清楚的,还是连载,顿时一惊,看孙朝阳也觉得此人金光闪闪,不大吃他几顿实在意难平。
一行人费了老鼻子劲挤出人潮,就来到得月楼楼下。
说起苏州老字号饭店,以得月楼和松鹤楼为代表,两家不分上下,都有苏帮菜大师坐镇。不过,得益于电影《小小得月楼》的宣传,得月楼的名气在后世压了松鹤楼一头。
也因为名头太响亮,里面的菜渐渐做得有点水了。到最后,苏州土著大多选择去松鹤楼。
再然后,随着新城区建设完毕,大家又都跑金鸡湖,跑园区去吃。
站在楼下,看着头上牌匾,孙朝阳心中一阵唏嘘:是那个味,和电影里一样。
八十年代的得月楼是国营单位,里面既没有什么装修,也没有包间,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在大堂里吃,还得先买票。
孙朝阳掏出粮票和钱,道;“陆老师,我不懂苏帮菜,这点菜的事情还得麻烦您。”
陆文夫也不客气,点了一个松鼠鳜鱼,一个蟹黄豆腐,一份蜜汁火方、一份鸡蛋银鱼羹。汤是腌笃鲜,都是苏帮菜的代表。
他又问蚕豆出来没有,有啊,来一个。另外,金花菜正当时令,炒河蚌也来一个。
苏州人吃菜讲究的是一个时令,什么季节是什么菜。过了那个时间,总是要差点滋味。
国营饭馆的服务照例不好,但上菜快,不片刻就摆了一桌。而且,味道非常地棒。
孙朝阳只吃了一筷子蟹黄豆腐,眼睛就亮了:竟然是真的蟹黄,良心啊!
后世很多所谓的蟹黄豆腐都是用咸鸭蛋替代,纯粹糊弄事儿,但好在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