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01章 陈家父子(2/5)
想起先前和孙朝阳分手时的情形。

    我们的小陈导演毕竟是从小在北影厂长大的,后来又在电影学院学习多年,知识储备足够,审美能力一流。等看完孙朝阳的《济公》之后,顿觉像是在大热天吃了根冰棍,爽到家了。

    这个故事怎么说呢,是的,确实简单直白,跟《故事会》里的民间故事一样。要说有什么思想性和教育性,好像也没有大主题,就是简单地告诉观众,人要善良,要帮助弱小,惩罚恶人。不像现在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一味控诉,看完后,你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孙朝阳的故事显然不想说什么大道理,只讲故事,有趣的故事。

    陈凯哥几乎是全程憋着笑读完的,读完,他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如果这戏上屏幕,绝对能火,大火。到时候,不但演员,连我陈凯哥也会全国闻名。大丈夫一世,求的不就是这个吗,我要拍,我一定要拍!

    他立即把剧本收进包里,对孙朝阳说,剧本是部好剧本,想再找人看看,过两天再给消息。

    他要把剧本给自己父亲看。

    陈凯哥从小到大的人生都是由父亲安排的,独力执导一部电视剧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数,自己人微言轻,没家里老爷子承头,事情就搞不成。谁认识他陈凯哥啊?

    剧本不同于小说,没有任何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就是简单地场景介绍。如果要比拟,相当于产品说明书,外行人读起来很枯燥的。

    但陈怀凯在电影届浸淫了一辈子,艺术嗅觉灵敏,经验老道,只一读,就发现了《济公》这一集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他已经读了济公救下跳水的董士宏,并答应带他去找女儿一节。

    《阴阳泪水》故事继续。

    ……

    济公带董士宏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外,正赶上这家老夫人正在办寿宴,济公就给董士宏在地上画了个圈,让他不得出圈半步。然后就朝庄园里走去,被门口奴仆拦下。济公解释说自己是来送礼,为老夫人贺寿的,不是要饭的。管家看他穿得破烂,就好奇地问,我只看到过乞丐要饭,还没看到过乞丐送礼的,你究竟要送什么啊?

    济公回答说,青葱一根,蜡烛一支,有聪有明。

    管家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