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5章 或许能拿个奖(1/3)
    次日上午,《青年文学》编辑部,一个中年编辑撕开了信封,拿出史铁森的投稿,读起来。

    《青年文学》是老牌文学杂志,办刊方针更注重文学性,对稿件的文笔和思想性要求高一些。至于新办刊的《青年作家》因为是四川刊物,四川人天性乐观,喜欢摆龙门阵,更看重故事性。

    简单概括地说,青年文学很讲逼格。编辑看稿,首先看的是你的文笔,文笔过关了,他才会决定读不读下去。

    史铁森的文笔好得不像话,只读了一页,中年编辑就感觉这应该是个职业作家,便有了兴趣。决定追读,跟读。

    编辑看稿的速度都很快,一目十行,随便过几眼,觉得还行就送去二审,如果觉得不行就退稿。没办法,他们每天不知道要看多少稿子,早看疲了,一般的文章还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按照行业内的话来说,没有浪费时间的价值。

    史铁森这部小说却怪,天生就要让人慢下来,静下来的魔力。编辑读着读着,心绪竟格外宁静,速度也越来越慢……很快,一个上午过去,才读完。

    编辑看看时间,吃了一惊。暗想:一万字的内容,我竟读了两小时,这小说厉害,有点东西。

    他想了想,拿起稿子递给主编:“老黄,插个队二审,如果可以用,看能不能优先刊载在五月份那期?”

    主编:“你约的稿?”

    “是投稿。”

    “国内有名气的作家?”

    “不是,是新人处女作,作者好像是一家通俗小说杂志的编辑。不过,你还是先看看吧。”

    主编老黄知道这个手下是温吞水性子,对工作也没什么热情,从来不推荐稿子,能够让他这么主动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存着这一分好奇心,老黄接过稿子看起来。

    这一看,心叫:过瘾,才子文!

    故事很简单,但文字实在美丽,其中包含的浓烈的情绪真真是化不开。读书,读小说,不一定要看故事情节,尤其是短篇小说,关键是那股韵味。史铁森这篇小说的审美,实在是太高级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在审稿,而是在享受。

    又是两个小时,老黄才搓了搓手站起来,对手下编辑说:“咱们做文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