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0章 投稿(2/4)
八十年代初,所有人都看书看报,没办法,除了这个没其他娱乐方式,除非生孩子。问题是,现在计划生育,天天搞这种活动,一不小心怀孕,问题就麻烦了。厂里每年都订有二十几种报刊杂志,放工人俱乐部阅览室供人阅读消遣。

    孙朝阳抽时间去了一趟阅览室,他不是来看书,而是要了一份邮电局分发到各企事业单位的书报订阅表,上面林林总总上千种报刊杂志的名字地址和刊号。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四川日报》《羊城晚报》等报纸,有《山花》《飞天》《钟山》等纯文学刊物,很神奇的是,他还发现里面有一本《地质》双月刊,这已经是纯学术论文期刊了。

    蜀省的文学刊物有好几种,《四川文学》《草地》《红岩》《青年作家》是其中的代表。

    四川文学听起来名头很大,但刊物影响力好像差了一点,没出什么名作,备选。

    《草地》好像是个市级刊物,暂时不考虑。

    《红岩》,我靠,这个好,算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刊物。就在去年,上面刚刊载了本省著名作家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此书明年还将获得茅盾文学奖。高大上的刊物啊,只要上了这本期刊,小说质量还过得去,当一举成名天下知。

    从影响力来说,《红岩》并不逊色于四朵金花。

    不过,还是那句话,全国的文学青年都在投稿,其中还有不少编辑自己的约稿,自己贸然寄过去成功率不高。

    那么……《青年作家》……这个好。

    孙朝阳依稀记得,《青年作家》在八十年代被人称之为四小金花,如果能够把《棋王》发表在上面,倒也能达成自己成名成家的愿景。

    影响力还行,竞争没有四朵金花,以及《红岩》《花城》《钟山》等一流刊物那么大,还是本省刊物,主打短篇小说和扶持青年作家,彷佛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

    孙朝阳记下了杂志社地址,回到家后,又花了一天时间把稿子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校对了几个错别字,最后才想起自己还没有起笔名直接用原名太羞耻,也太大路货,实在没文化气息。

    他琢磨了片刻,记起自己刚生下来的时候,老娘本来要给他取名孙磊。但老爹却嫌没特色,不进步。琢磨了两天,取了个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