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民和陈秀美听得一愣一愣的,阿斌和玉心就感觉整颗心都飞到那套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一家人越聊越精神,屋子里就有一个小炉子,陈秀美直接去用小锅烧水,煮一些挂面,给两个劳累了一路跑回家的儿子吃。
阿华问他爸,二叔家怎么样?
好在明天白天还有一天的时间,把二叔他们喊过来,悄悄见上一面。
这么多年来,全靠他帮衬,抚养年幼的阿斌和玉心。
还有用侄子侄女捎过来的钱,想办法换粮食,需要的物资,再费尽周折送到农场去,交给梁一民夫妻。
没有这位忠厚可靠的二叔,当初三兄妹也不敢孤注一掷,跑去香江谋生挣钱。
“爸,你说,二叔一家,能不能跟咱一起走呢?如果他愿意,就都带上!”
“我和阿明,玉兰也应该报答他一家,而且,到了那边确实挣得多。”
“有我们在,怎么也能找个职业,过好日子没问题。”
听了大哥的话,阿斌说道:“哥,二叔二婶对我和玉心没话说,你们刚走的时候,我十一岁多,什么都记得。”
“那年我身体不太好,总是胃痛,家里把干的都给我和小妹吃,稀的给阿川哥和阿秀姐。”
“我想偷偷给小莲妹妹多吃一口,他们都不让。”
听了弟弟的话,阿华和阿明回想自己初到香江的一年半,真是特别惨,就在码头扛大包,还总被欺负。
打架他们倒是不怕,不行就跟那帮社团的人干!
可是,又担心小妹受牵连,总之钱没赚到几个,罪却遭了不少。
那时候,哪有能力攒钱往家里捎呢,估计那一年半,肯定是二叔家最艰难的时候。
梁一民心里知道,那段日子,阿华三个肯定也是很难的!
真不知道,他们兄妹后来跟了个什么样的老板,能待他们这么好,那可是赏饭吃的恩人啊,等于救了一家子人!
如果不是后来依靠他们捎钱回家,二弟又帮着换粮食。
自己和妻子在农村也难熬,身子骨不一定什么样呢。
“阿华,明天问问你二叔的意思,毕竟阿川好不容易买了份临时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