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
这块白石有二十多丈高,是被自然的五行力量侵蚀过,所以看起来洁白如玉,子栾将它搬迁至山顶,在其表面雕刻出千木观的标识,然后以此为基点在山上打造了一片亭台阁楼,用作道观弟子的修行。
如此,山下数十里外的城镇都能看到山上的白石,在子栾日夜传道的影响下,百姓们看见白石就会想到山上的道观。
白石山南面的平原都是河国的领土,土地倒是肥沃得很,可是被大大小小数百个诸侯割据,战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北面就是连绵上万里的群山,群山之中多是玄门修士的洞府,山脚沿河区域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城寨,城寨的百姓依靠山上修士的庇护度过了无数的岁月,自然将洞府内的修士奉若神明,这就导致群山之中势力错综复杂。
白石山的道观自然就唤作‘白石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数百弟子,错落的建筑群已经延伸到山腰间,附近河道有十几座城寨,城寨依靠为白石观种植的药草为生,沿河区域还有成片成片的稻田。
东参暗中进行的移风易俗很顺利,这些城寨的百姓穿着和生活习性现在已经与中州百姓差不多,经济结构也在学习中州百姓的农庄经济,而非是河国的奴隶制度。
富裕而繁华的地方总是受人欢迎,最近这些年河国不少底层百姓逃难来到白石山山脚讨生活,小山真君的名号逐渐在他们之中传播,并有一些庙宇建立。
子栾和东参为更方便宣扬小山真君,甚至还为他编撰神话故事,王平的名号自然也被纳入其中,然后就是他们两人自己的名号。
值得一提的是,东参在子栾的撺掇下也在修行神术,已经度过‘克己’的阶段。
对于白石观这个邻居,附近的河国诸侯自然上心,可子栾的心机比他们深沉得多,一个‘远交近攻’的手段就把他们弄得苦不堪言。
再加上千木观与第一教的交情,子栾在这里可谓混得风生水起。
王平到这里来不是监视他们两人,而是觉得亲眼看见一个新兴文明从零开始发展特有趣,这就好似前世的种田游戏。
他在这里的身份是一个农庄的主人,偶尔还学元武真君那样下地干一些农活,不想做就躺在自家农庄的院子里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