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奔赴。
踏上返乡的列车,回去看看父母、陪陪妻儿。
与无数常年在外的人们一样,家也是很多军人的旅途终点。
但军人的奔赴,还有更远的目标,那是“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家国情怀,是能打仗打胜仗的不懈追求,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勠力担当。
军营的年,是戍边将士365天中最高级的一次仪式!
年味的巅峰当然是除夕,营房哨所,窗明几净,屋里屋外,欢声笑语。
大红的灯笼高高的挂起来,靓丽春联美美的贴起来,丰盛会餐的饭菜端上来,以班为单位,围着桌子坐开来。
士兵们像是在奔赴一场盛宴,又像是在用这种极其隆重的方式,告别过去,忘掉烦扰,敞开怀抱,迎接美好,这就是所谓的“辞旧迎新”。
营区路边的两排白杨树,在嘹亮的《我是一个兵》回荡下显得格外高大和挺拔。
树干上搭配着战友们手工制作的小彩灯和迷彩灯笼,让火热的高原军营显的年味十足。
营连门口贴对联是部队老传统,连队的文书兼军械员是能书会画的“小秀才”。
除夕的前一天,何秋他们会利用训练归来的时间或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之后的时间写对联。
备好简陋的“文房四宝”,便隆重地邀请“小秀才”莅临连部。
当大红纸上写上遒劲的行书“强军首推特务连,敢打硬拼好儿男”的时候,连部一片掌声。
年味从食堂油锅里升起飘到营区,那香味一直弥漫在边城的上空
大老远能闻到缕缕清香、让人直咽口水,那香味指引巡逻官兵在回营的路上,一刻也不想停留。
过年吃饺子,是边防连队的“年俗”。
饺子来源有三,一是大家伙在炊事班“脸盆盛馅酒瓶擀皮”自己动手捏的,二是临时来队的军嫂们给他们送的。
三是离家不远的战友父母亲朋寄的。
年三十,何秋他们还是按照一日生活制度正点开饭,炊事班统一煮水饺,此时他们不需要蒜泥、醋之类的蘸料。
会餐开始,每名战友夹饺子的手会不约而同的颤抖,饺子还没到嘴边眼眶里的泪便打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