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牛仅有初中学历,是在部队立功后提干并考上军校的。
他比刘武大两岁,却对刘武钦佩不已。
刘武不论是文化学习的进度,还是军事技能,在班里都出类拔萃,某些项目上,就连当了两年兵的李二牛都比不上他。
刘武性格爽朗,热衷交友,还主动帮李二牛补习文化,也曾为他打抱不平。
因此,李二牛将他视为挚友,两人如影随形。
再加上孙新春,他们三人一个憨、一个勇、一个智,被同学们调侃为“铁三角”。
说起来,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李二牛实则并非平凡之辈。
当刘武、孙新春了解到他的过往后,不禁对他另眼相待。
这年头,万千人都想着要读高中,去参加高考,挤进大学的门槛,去实现“鱼跃农门”。
而李二牛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继续读高中,却选择了参军,那年他刚满18岁。
李二牛很庆幸,顺利通过了验兵的流程。
在拿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一天,吃饭的时候,他爹拿出了他珍藏的老酒,破天荒的给李二牛也倒上了一杯:“今日这事值得庆祝,你去当兵了,也长大了,爹为你感到骄傲!”
李二牛笑着说:“爹,这一天怕不是你十几年前就给安排好了吧!”
说罢,爷俩哈哈大笑了起来,李二牛举起杯子,敬了父亲一杯:“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
那天,李二牛和他爹都喝高了。
次日下午,李二牛便整装待发,到县人武部集合,临走前,他爹红着眼眶叮嘱李二牛:“到了部队要好好干,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李二牛点头应道,向他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而后转身上了车,来到了人武部集合。
所有新兵在那待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奔赴了军营。
到了部队李二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长期留在部队,不过从战士提干的机会可不多,于李二牛而言,唯一一条路就是考军校。
李二牛有文化基础,当时前往军营时,我还特意把高中课本带上了。
新训后下连,李二牛当了一名通讯员。
在这期间,李二牛时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