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57章 这里是京大(7/8)
未正本清源,京大课堂的自由之风已经恢复。

    包括杨英明在内的年龄较大的学生,老师竟然还允许他们端着茶缸子上课,“坐在后面,上课还可以抽烟”。

    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一起上基础课和公共课。

    77级文学专业里有陈建功、黄蓓佳、王小平等一批入校前就小有名气的“业余作者”。

    他们不仅是本专业同学心中的榜样,对于新闻专业,乃至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也是校园明星一级的人物。

    文学专业49人,新闻专业洋洋70人,古典文献专业男生才14名,女生才5名,是名副其实的小专业。

    古典文献专业的人后来被刘淑贤她们戏称为“出土文物”。

    用杨英明的话说,“很安静,3个专业的男生同住一栋楼,他们专业的几个宿舍永远没有声音。”

    这个专业还特别怪,4年才招一次生。

    上无师兄师姐,下无师弟师妹,古典文献的学生当真成了边缘人群。

    最有意思的就是她们新闻专业了。

    图书馆,是比课堂更吸引他们的地方。

    新闻专业这年头还属于保密专业,学生得到特许,可以查看一些外刊,甚至被允许到总参三部礼堂观摩这时所谓的“内部影片”。

    ……时期关闭的外国小说阅览室被打开,允许普通专业学生本室阅览,但不可借出。

    这里经常人满为患。

    刘淑贤和好朋友柳学红几乎天天泡在那里,好多世界名著都是在那里看的。

    都是大部头,常常是看到关键时刻就要闭馆,回到宿舍惦记得不行,第二天再去。

    刘淑贤特羡慕柳学红阅读速度快,一会儿就看完一本。

    她慢死了,特着急。

    也就是打今年起,京大文学社遍地开花,全国各地大学都兴起办报、办刊的热潮。

    刘淑贤她们新闻专业办了一张《实报》,取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之意,以新闻评论为主。

    从报头到版花全是手写,全班同学的笔迹在上面都可以找到。

    主笔高冰山被称为“辣椒主笔”,国际国内的大事小情没有他和同学们不敢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