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43章 七六年春(3/8)
野小时候听他父亲讲过,清末那会儿京城的春场就在他们原先的家——东直门外,

    春风从东方来嘛!

    立春前一天,顺天府要派官员到春场举行迎春活动,为立春打春牛垫场子。

    这一天,衙府一干人马鸣锣开道,沿街高喊“春来啦,迎春喽”,招来民众跟在后头一起喊,一路来到春场。

    但见场中央立着一领新席卷成的席筒,早有地方官在此守候。

    焚香行叩拜上苍的礼仪后,衙府官员一声“迎春喽”,一衙役便接过一席篓儿,往席筒里徐徐倾倒……

    场上立时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只见席筒里升起了鸡毛,一根,两根……顿时一片欢呼:“春到喽!”

    大轴戏是第二天的打春牛,顺天府一把手儿(府尹)该出场了。

    打春牛鞭打的不是真牛,而是泥塑牛;原意也非鞭打,而是晃着鞭子吆喝春牛,让它拉犁翻地闹春耕。

    据说把泥牛打得越碎越吉利,把碎块儿弄回去垫牲口棚、猪羊圈,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说春天到了,其实没真到。

    立春是个天文学概念,从气候学上讲,这会儿在夏国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夏南地区,京城地区还差一大截子呢,气温还在上个季节里。

    这时“倒春寒”在所难免,常常猛孤丁地杀来一股子寒流,咔嚓一下子又回“三九”了,脱掉的棉衣裳还得穿上。

    好在这样的时日不会持续太久,春总会重回大地的。

    刚建国那会儿,乡村比城里头得到的实惠多,乡村拥有广阔的天地嘛!

    这地一解冻,谁家有大车的就能刨黄土往城里卖了,那可是无本生意。

    这年月,黄土可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京城里可不允许人们随便挖土。

    趁没到春耕大忙,老爷们儿再出去打打短工、耍耍手艺也能挣点儿。

    去年秋里收的长脖儿雁高粱穗秆儿,搁一冬天干透了,正好穿锅盖拴浅子,也能卖不少钱。

    开春后,农村热炕孵小鸡卖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老太太们的拿手好戏。

    这时,小孩子们的营生也不少,做完功课便拿着小花铲,挎着小篮子挖野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