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了了,是父亲从部队骑马赶到医院,拿枪逼着医生给抢救过来的。
所以小的时候,全家孩子只有她是父母给过过生日的,其他孩子没这待遇。
林雨从小就认为父母有些偏心眼,很不服气。特别是后来生了她妹妹弟弟,老来得子,父母的偏心就有点大了。
但在这样的老军人家庭氛围中,林雨打小就懂的了忍让、坚毅、服从、努力!
特殊的家庭教育使林雨成就了现在的她。二十多岁,她就成为部队医院里的护士长。
当然她的两个哥哥在部队里比她干的更出色,一个当了飞行大队长,一个是正团长,都是中高级军官。
姐姐妹妹也都是部队医院的科室医生,护士。
如果说她们这些老军人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们身上具备什么样品质的话,林雨想“忠诚、责任、担当、坚毅、耐劳、守成”应该是他们这代人身上特有的烙印。
因为部队大院的孩子们的父辈之所以能够在部队带兵打仗,靠的就是吃苦能干的优秀品质才得以在部队长期干下来直到终身老部队。
他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同样的也要求孩子们要像他们一样从小就培养吃苦精神,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所以他们把孩子早早地送进部队里去。
要他们跟许多比他们年龄大、体力好甚至学历还低的来自农村的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并在部队里培养严格的遵守纪律、加强军事训练以及进行思想改造等方面的锻。
所以老军人的孩子们完全没有孩子和未成年人的这个概念了,似乎从小就感觉到自己就是个战士。
林雨家一个院里的,老革命谭发贵的女儿谭桂英,15岁就到承德战备医院当兵,先是喂了三个月的猪。
这里有30几头猪,每天天不亮,她就去煮猪食。
因为猪圈在半山腰,就用扁担往山上挑,人小挑累了就休息会,受不了也要坚持,因为这是岗位和任务。
后来给家里写信诉苦,她父亲来信说,“我们过草地的时候,吃什么?你现在再苦也没有我们那个时候苦呀,别人能够吃的苦,你也必须能吃的苦才行!”
如果说命运对老军人的孩子有所惠顾的话,那就是在他们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