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街头的小吃摊位和夜市摊点灯火通明,摊主们忙碌地制作各种美食。
在这条著名的美食街上,汇集了各式各样的餐饮店铺,从地道的京城传统美食到各地的特色小吃,是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食客需求。
每当夜晚降临,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
这里的街头烟火气息和热闹的人声,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面。
人流量最多的就是刘家庄的中心区域——人民广场。
夜晚来临,星星在天空中探着头,喜形于色地望向人间。
听得小广场上隐约传来锣鼓和唢呐声,于是刘之野心里就像是长了草,没有带任何家人,他自己个儿就步出了院门。
刘之野一家居住的四合院,就在人民广场的西北面,出了老宅向前转过马路,十来分钟就到了人民广场。
即使是冬天,这里人头攒动,遛弯的、扭秧歌的、跳舞的、健步走的,小孩子夹在其中跑来窜去,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刘之野不扭秧歌,但喜欢站在旁边看,更确切地说是看打鼓旁边那个男人吹唢呐。
这个男人四十多岁,高高的个子,匀称的体形,粗糙的方脸。他端着唢呐,手指在几个音孔上穿梭流动,半仰头鼓着腮,一边陶醉地狠劲吹,一边用右脚掌在地上有节奏地踏击。
他不看旁边敲鼓的人,也不看眼前扭秧歌的人,更不看四周围观的人,只是一股劲儿对着天空吹。
只见他不断变换着曲子,一首接着一首:秧歌曲、军乐曲、通俗歌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小桥流水时而江河奔腾………
再看那些扭秧歌的男女,踩着鼓点和他的唢呐伴奏,投入地扭着,个个脸上充满欢乐的神情。
他的吹奏,舒畅地沁入到我的心脾,刘之野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刘家庄曾经的村子、房舍和周围连绵起伏的大山、九曲回肠的永定河,以及广阔无垠的田野、长势喜人的庄稼……他听得是如醉如痴。
刘之野猜测这个唢呐手一定是刘家庄哪个文艺团体的,不然怎么吹得如此娴熟、富有情感呢?
广场上总共有3个秧歌群,大概就是因为其中一个群有这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