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25章 利益最大化(4/7)
这玩意儿好,那我不吃别的了,就留着肚子吃这个。”他向来钟爱野味,而槐花包子更是他前世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美味之一。

    当然,这年月里吃什么槐花、野菜、地瓜叶、马芷菜这等东西是因为没东西吃,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吃这些东西,肚子里没有油水的话,那就不是在享受,而是在遭罪了。

    因此,槐花包子的美味离不开肉的点缀,少了它,滋味便会大打折扣。

    刘家庄的日子逐渐红火,隔三差五的,村民们便能享受一顿肉食。因此,像槐花这样的寻常之物,也在近两年内摇身一变,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珍品。

    刘家庄的养猪场如今规模庞大,养殖了两万多头猪。

    这些猪不仅供应给各大单位,剩下的还能给村里人享用。虽然数量不多,还不能敞开了供应,但足以确保村民们每个大集都能够吃上一回猪肉。

    如今,村民们购买猪肉已无需肉票,这一变化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

    当然,外人没票是买不到的,这只是本村村民们的一个福利。

    若非受制于养猪饲料的供应限制,刘家庄的养猪业必将持续壮大。

    他们的远大目标之一,便是让村民的餐桌上每餐都能有肉类的陪伴。

    针对这一问题,刘之野与刘元海等三位大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他们看来,民以食为天,无论何时何地,饮食问题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尽管刘家庄经济繁荣,但仅有财富并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物质条件的跟进同样重要,而当下,人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顿顿有肉吃。

    养殖业是粮食消耗的大户,然而在这个粮食紧缺的时代,人们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又怎么可能有余粮来喂养猪呢?

    刘家庄的粮食供应日趋紧张,随着工厂数量的增加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粮食问题愈发严重。

    除了“京西稻”这一经济作物还能勉强维持销售外,其他粮食作物几乎全部用于自给自足,粮食问题也因此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对此现象,刘之野等人其实也早有预料,这就是开启工业化后的必然结果。

    全村本地人口接近一万三千人,其中超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