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06章 新的产业(3/7)
   至于猴子们好酒,也早载诸史籍。

    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而唐章怀太子李贤给《后汉书》作注,在《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句下更引了《南中志》一段颇为传神的故事:

    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

    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

    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

    这个“猩猩病酒记”的故事在唐代及后世被广为传播,也成了白居易、李贺、黄庭坚、陆游等大诗人爱用的诗词典故。

    “猴儿酒”此类野酿,实属机缘巧合,真正的猴儿酒价值千金不换。

    这“猴儿酒”,是猴子们千亲万苦选择出来的空树,再用来存放百果。

    那必是能足够保证百果越冬不烂的树木,这样的树能有几棵?既要空心,还要密封……

    真正的猴儿酒,只能保存一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液就会逐渐渐少,想取猴儿酒,可是难上加难!

    而且,猴儿酒在最初发酵的时候最佳,逐渐滴答下的是百果发酵后的精华,不曾腐坏,只是发酵。

    但滴落后的酒液就有讲头了,初滴为百果液,聚集称为百果酿,等到没有果汁滴下,收集所有发酵果汁后有酒味,才称得上猴儿酒,或者猴儿酿。

    刘之野脑海中灵光乍现,一个想法如流星划过夜空,尚未成熟却已熠熠生辉。

    他接着询问道:“三大爷,这树洞藏酒一季,能酿出多少斤甘醇的果子酒呢?”

    刘元海轻叹一声,摇了摇头,沉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果子酒每年产量有限,仅有十几斤,连我们自己人都不够喝。”

    刘之野一听这产量也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成为一项产业,心里也些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