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飘四溢,口水直流。
除了各地常见的吃粽子,老京城人也有特有的习俗。
刘之野记得小时候,这天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挂桃枝。
大天清早的去田里摘一把新鲜的桃枝,然后用彩纸剪个纸葫芦粘在桃枝上,口一定要朝下,再高高的挂在屋檐下,俗称倒灾。
这桃枝葫芦挂好了,村里的人们就会去田边割艾草了。
每年的这一天,爷爷就会大天清早的起来,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带上一把镰刀,去到田边,割上一大把的艾草。
听老爷子说,割艾草最好要在五月初五这天早晨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
这个时候采摘的艾草的效果最好,据说这个时间采摘的艾草聚集的是天地的纯阳之气。
所以,每当这一天村里的乡亲们一般都会在四点钟的时候就早起割艾草去了。
小时候老爷子都割回了艾草,挂好了艾草之后,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呢。
对于挂艾草这个风俗,老一辈人都说是为了除瘟灾、驱邪、求吉祥,在门口挂上艾草和桃枝就像贴一道灵符,可以辟邪。
而且,晒干的艾草还有治病的功效,使身体健康。
这年月里的,村里的乡亲们会把端午节这天割的艾草晒干,然后储存起来,腰腿疼的时候都可以用它,祛除体内湿气。
家里有产妇坐月子的也可以用它熏蒸,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杀菌止痒的效果,去除妇科的疾病。
另外,老辈的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
过端午节时,人们就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
所以,在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割艾草,留着用。
艾草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作用,那就是可以驱蚊。
夏天里,人们最喜欢在庭院里乘凉,唠着家常,但是庭院的蚊虫是非常多的,大家伙就会点燃一串艾草,由于艾草这特殊的气味,成了蚊虫的克星。
老京城的端午节讲究着祛毒驱邪、消灾解难,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等桃枝葫芦和艾草都挂好之后,大人们还有件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