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的一侧,几位老人正坐在石凳上惬意地晒太阳,脸上洋溢着安详平和的笑容。衣衫虽朴素,却干净整洁,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其中一位老者看到玉漱等人在雕像前驻足良久,便缓缓站起身来,微微弓着腰朝两人走了进来,步伐略显盘跚。
“姑娘、后生,看着你们有些面生,是第一次来图安吧?”老者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
“这就是太妃娘娘吗?好漂亮啊!这些匠师的技艺可谓鬼斧神工,想必,与真人亦是不遑多让了!”
玉漱微微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易华伟笑着应了一声:“我等确实未曾有幸得见娘娘真容,只听闻娘娘大名如雷贯耳。”
“哈哈,你这后生,没见过我们玉漱公主,所以才会这样大惊小怪。”
老头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老夫跟你说,这玉像连我们玉漱公主神韵的十分之一都没雕刻出来。想当年,我们玉漱公主的美丽那是倾国倾城,她的善良与智慧更是让我们图安百姓敬仰爱戴。”
“哦?恕在下孤陋寡闻,在下只听过太妃娘娘的容貌举世无双,却还不知道娘娘其他事迹呢。”易华伟瞥了玉漱一眼,笑着道:“你老为什么还叫玉漱公主?”
“因为在图安,她永远是我们的公主!”
老头笑了笑,沧桑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老夫记得有一年干旱,年仅十岁的公主殿下亲自前往各个村落安抚百姓。走遍每一户人家,查看粮食储备,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亲手为受灾的孩童分发仅有的食物,还组织人力物力,寻找一切可食用的资源,在公主的努力下,许多濒临绝境的家庭得以存活。”
“公主殿下对图安的教育也极为重视。”一位老妇人也加入了谈话,眼神中满是敬意:“她召集图安的饱学之士,在王宫中设立学堂,让王室子弟与平民孩童一同学习知识、礼仪与技艺,教导他们要心怀仁爱、尊重他人、勤奋努力……”
几个老头老太太你一言我一语,给两人说着玉漱的‘传说’。随着老人们的讲述,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家都沉浸在对玉漱公主的回忆之中。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公主殿下对图安百姓的恩情,我们都铭记在心。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