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666章 神话(农家 上)(1/6)
    中午,阳光透过雕梁画栋的窗棂,洒下一片明媚光辉。

    “久仰许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许公如此简谱,真是令在下汗颜啊。来…请上座!”

    易华伟引领许辛来到主位,热情地招呼他和弟子们入坐。

    到咸阳已有一段时日,各学派的士人他也见过许多。诸子百家虽未有大富大贵者,但在打扮上却绝不含糊,无不戴冠佩剑,仪表整洁。

    但今日,许辛带来的农家弟子却格外特殊。众人都身着粗麻短衣,那布料朴实无华。脚下是齐楚农夫常见的草履,简单而实用。

    据说农家子弟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用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所换。这些弟子才三十余岁的年纪,看着却好似四五十的人,岁月的痕迹早早地刻在了脸上,手上老茧纵横,面容黑中透红,笑起来时,露出一口白牙,格外醒目。

    许辛,许行之孙,当今农家巨子。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与易华伟聊天时并没有那几个弟子的局促感。

    易华伟倒是对许辛及其弟子刮目相看,这些人,算是最早的理想主义者吧。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堪称异类。

    他们与墨者有几分相似之处,生活极为简朴,身着普通的粗布衣衫。虽大力倡导耕桑之事,却无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亦不像儒生那般追逐高官厚禄,只期望能得百亩土地、数亩房宅,定居下来,引领当地百姓潜心钻研耕作技术。

    他们祖述神农氏,传承后稷之事业,讲究播撒百谷,力劝耕桑,旨在满足百姓的衣食之需。五谷丰足,则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则天下富足,是他们始终坚守如一的理念。

    农家学派的起源可追溯到早期官方对农业知识的整理与研究。

    在春秋战国之前,农业生产经验主要通过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农谚”来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官方开始派遣专门的“农官”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农业理论,这为农家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教育垄断被打破,学术思想开始活跃。各学派都重视农业在封建政权中的地位,对农业的理论研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这为农家学派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