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1787年成立了一个有约翰·杰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领导的章程修正委员会。
同年4月,学校正式采用了赋予24为校董事权利的新章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同年5月,首任校长萨缪尔·约翰逊之子,威廉·萨缪尔·约翰逊,被校董事会一致推选为哥伦比亚学院的校长。
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纽约有着国家首都与纽约州首府的双重身份,以及连续几届联邦政府的支持。
复兴的哥伦比亚学院在诸如汉密尔顿等联邦当权者的帮助下,茁壮成长。
1789年5月6日,乔治·华盛顿总统与约翰·亚当斯副总统参加了哥伦比亚学院的毕业典礼,以表彰那些参与了米国抗争活动的校友们。
1896年,学校董事们正式决定使用“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学校的新名字。
同时,时任校长赛斯·洛决定把校园进行搬迁。
校址从原来的曼哈顿区49街,搬到了一个更加宽阔的,位于快速发展的晨边高地124街边的校区。
晨边高地这里,位于曼哈顿西北部,它的北面是哈林区,南面是曼哈顿上西区,地理位置极佳。
哥大的学生们可以在几年的读书过程中,顺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大卫听到这里,心里感觉好笑的看着克里普斯。
哥大的校址他当然是知道的。
那里是处于黑人哈林区的边上,乃是十几年前着名的“垮掉的一代”的文艺运动发源地。
一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人去哥大的大草坪处旅游、拍照、打卡留念。
校区内的那块草坪它实在是太有名了。
这近二十年里,在那块大草坪上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搞出了多少的有趣、荒唐、荒诞的事情。
哥大的周边,还有着诸多充满纽约味道的知名爵士酒吧、迪斯科舞厅、咖啡厅、娱乐小旅馆等夜生活的好去处!
哥大的校内也充斥着小餐馆、小商店、药店,以方便学生们的购物。
大卫在野火酒吧打工时,经常可以碰到成群结队的哥大和纽约大学的学生们去买醉。
他看着这些学生们的表演,听着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