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和保守派对自上而下的现代生活方式感到震惊,认为他们的传统正被彻底从社会中移除。”
在提到伊朗的世俗化的时候,张华民想到了巴格达——在那里同样也在进行着现代化改革,迪亚斯公主所领导的现代化之路是非常激进的,她甚至仿效土耳其进行了文字改革,拉丁化的字母在顺应时代的同时,也让伊拉克成为中东各国中的另类,但就像凯末尔推行这一切的用意一样——这最大程度上确保了王室的权威,通过世俗压制了传统。
这当然也加剧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世俗化与传统的碰撞,财富集中与贫穷的碰撞。但是在另一方面,新文字的使用却粉碎了保守教士的权威——他们不能通过学校去影响他人。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巴格达虽然看似更激进,但却相对更稳定。
况且sea还在当地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有他们在,巴格达是不会出现乱子的。
驻军!
只要保持驻军,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王室对伊拉克的统治,就像约旦的英军一样,他们的存在成功的挫败了自由军官组织的叛乱。
但这里是德黑兰,这里的局势截然不同于巴格达,现在的伊朗,不仅有反对改革的保守教士,还反对国王的反对派,还有受俄国影响的左翼阵营,所有的一切都让德黑兰暗流涌动。
盯着暮色中的德黑兰,张华民看到的是点亮了夜空的霓虹,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之后,从城市人口、产业人数、受教育人数等各项指标来看,伊朗堪称不折不扣的现代工业化国家,人们生活富裕,城市风气开放,超短裙、西装、美酒、咖啡、电影、歌舞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张华民甚至想到了酒吧里那些穿着暴露的女郎,这种开放的风气,都是时代的产物,甚至是繁华的标志。
可是张华民所看到的,并不是仅仅只是繁华,还有繁华之后的危机,这种危机甚至正吞噬着这个国家。
“而与此同时,国家垄断和权贵们瓜分石油、电力、铁路、水利等工业市场,在石油运输以及政府机关工作的群体,完全欧美化生活,富足快乐,豪车、奢饰品再寻常不过,而在这些体系之外呢?
很多普通人的收入却很低,难以糊口,严重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剧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