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物质激励,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这个看似很肤浅的道理,在苏联已经很离经叛道了。
但是无论如何,利伯曼的建议成为了柯西金改革的核心,在柯西金力挺下苏联开始了“柯西金利伯曼改革”。
尽管很多人指责,这种改革是非苏联的,是资本主义的改头换面,但是却给苏联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只是这剂强心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其实,在内心深处,李毅安是希望他们能够都改革成功的。
“希望他们能够把改革继续下去吧!”
翻看着桌子上的报告,李毅安的眉头时皱时松,从整体上来说,柯西金的改革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可整体上仍然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突然,有一页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维克多·格卢什科夫在六年年表达了使用全国自动化系统对经济过程实行全面信息化的想法,这一系统的基础就是建立全苏联统一的计算机中心网络……把所有数据放进超级计算机,它就能为我们计算出一切……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计算一切之后,会告诉每个人——从具体的工作岗位开始——该做什么,需要生产多少……
……目前该计划得到批准,并且进行试点,将340家企业连入70个数据节点进行数字化管理,截止去年企业数量增加至580家。
试点结果成效是极其显著,结果显示仅仅在去年,这些企业对于原材料的支出节省了7000多万卢布,而对于进出口贸易的优化又使得这些企业额外增收2000多万卢布。”
看着有关苏联版的“互联网”应用,应该说是把互联网与其经济相互融合的应用,这是极具特色的,李毅安微微一愣,然后自言自语道:
“果然很有苏联特色啊!”
看着报告中提到的,苏联版的互联网——格卢什科夫提出的ogas为三级网络结构:位于莫斯科的网络中心、约200个位于其他主要城市的中级中心以及约20000个位于经济重要部门的终端,这些计算机利用已有的电话设施进行实时通信,同时各终端间也可互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