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以防空,也可以反舰,等到反舰导弹服役之后,它的对海打击能力将会提升几倍。
“等到反舰导弹研制成功后,它的对海攻击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既可以满足防空的需求,也可以单独实施反舰作战。”
“嗯,这款驱逐舰就是航空母舰的带刀护卫。”
站在船坞边,李毅安转脸看着南洋的海军司令,说道:
“今年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出来了,突破了600亿,按照乐观估计,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大概在1300亿美元以上。”
提到这个数字时,李毅安的眉头轻扬,神情中尽是得意,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大概六到七年,南洋就会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军费开支,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考虑到中南半岛局势的变化以及“铁幕”的威胁,明年我们很有必要加大军费开支,所以,我的想法是,明年军费支出,可以增加05,”
不等邹同杰说完,李毅安又特意强调道:
“我指的是军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所占的比例!”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南洋的军费开支一直都是低于平均水平的——冷战期间,北约各国的军费支出基本上都在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以上,甚至有时候会超过5。
而相比之下,南洋的军费开支,始终都在25左右,差不多就是后冷战时代的水平,其实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立即大量减少军费开支,很多国家军费支出占gdp仅略超1,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军费支出,西欧各国开始了马放南洋的裁军——冷战时建立起来浩浩荡荡飞机、坦克等军事力量,被自我阉割。
军费开支被一减再减,甚至到最后,军队都变成了“存在性质”的。至于军费也变成那些白左们收买人心的各种开支,每到财政紧张时,他们就会对军费和军队动手。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南洋的低军费开支……其实源自于战后特殊的国际形势。
一来是除了空军之外,陆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慢,而海军基本上是依靠美国援助的二战旧舰过日子,二来则是因为经济,因为南洋需要优先发展经济。
至于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