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永乐大帝 > 第37章 成立咨议院(2/3)
和锦衣卫的严密监控下,那些敢于反对新制度的声音渐渐消失殆尽。终于,朝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无人敢随意妄言。

    在前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并推动变革,统一思想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朝野之中只允许存在一种声音,所有具体的议事会议都由炎黄社的元老们参与,并偶尔加入一些其他人。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接纳了新政策,并目睹了其带来的益处。

    朱棣也渴望聆听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声音,以评估人民对于改革的接受程度,同时也需要为众人提供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此外,宪政改革已然启动,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官方的咨询与言论机构——咨议院,便显得顺理成章、恰逢其时。

    此次咨议会的成员构成十分多元化,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一部分来自浙东集团的高级文官代表;军方的多位高级将领,如张辅和张武等人;来自少数民族部落的代表,比如阿鲁台等已经归顺明朝的蒙古部落首领以及东北地区女真族的代表;此外,大明国内的宗教界人士也有参与,道教和佛教皆派出了代表出席。而之前在大明洪武年间不受待见的商人也被选择了一批大商人参与了,主要是工业和海商。朱棣十分重视他们的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属于淮西勋贵阵营的人员并未被纳入本次咨议会之中。这其实是朱棣深思熟虑后的决策,旨在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与此同时,淮西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则加入了勋贵议会,而一些参与过靖难之役的勋贵们同样也在这个组织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安排既显示出朱棣对于政治局势的精准把握,又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实现权力的稳定与均衡。

    大明首届咨议会盛大开幕,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朱棣携其子朱高炽一同莅临会场,众人皆正襟危坐静待圣驾来临。待朱棣端坐于龙椅之上后,朱高炽则谨遵礼制坐于其左侧。

    与会者们纷纷起身,抱拳施礼,向朱棣致以崇高敬意。这些人中不乏初次目睹天颜之人,心情自然格外激动。此时此刻,皇帝的威仪与英明神武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而太子朱高炽,则以其沉稳内敛之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