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灭元1399 > 第449章 平步青云(2/3)

    方回的人品没人看得上,但是他的诗品却属一流。他说是佳作,那绝对不会差。

    叶李略扫一眼,微微颔首,将诗稿送到右手边的王应麟面前。

    王应麟抚须而诵: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好诗……”王应麟颔首道:“以江上芙蓉与荡舟之女相映,引出知音未遇的愁思。言辞流丽,风格清婉,颇有古乐府之韵!”

    让江南大儒来点评,说明这诗是北地学子所作。于是那些北人纷纷探头询问写诗之人。

    “雁门,萨……萨都剌?”王应麟一脸迷茫。

    雁门,即山西雁门关,可是这名字明显就不是汉人名姓。

    “萨都剌?此人是……”叶李侧头问向胡祗遹。

    “萨都剌啊,此人应该算是高兄同族。”

    “哦,这也是回回人?”

    江南诸儒,神情略显怪异。

    北地汉人已经没人会写诗了吗?却由一个回回人来撑门面?

    高克恭脸上略显无奈,“此子自幼聪慧,只是家境贫寒,偏又醉心于诗词书画。可惜啊,仅靠诗词歌赋已经谋不得出身。若能重开科举,金榜之上,当有此子一席之位。”

    几位老评委,同时摇头叹息。

    只有吴澄冷冷地说道:“若开科举,金榜题名对于江南学子而言,不过探囊取物耳!”

    厅堂之内,为之一静。

    国朝之所以一直不肯重开科举,最主要的原因是蒙古人尤其是怯薛军出身的蒙古人,长期在朝廷上霸占着绝对的话语权。对于他们来说,领兵打仗不过寻常事,让这些人或是他们的子弟去读四书五经,还不如直接剁了他们。

    文武相轻,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大唐数百年基业,毁于武将之手,致中原陷于近百年的混乱,更令金瓯自此残缺。这使得故宋极力抑制武将的权势,导致的后果是终宋一朝,再没武将造过反,但也成就了“弱宋”的名声。

    占据中原百余年之后,故宋不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