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642 百万吴军,沿途播种~(3/7)

    整个世界的火药味逐渐浓郁,吴国和欧陆各国的贸易额跌至谷底,接近冰点。

    广州港不复往日的喧嚣,船舶入港数量锐减一大半。

    不过,入港的花旗商船明显增加,略显不安局促的花旗商人态度谦卑,时常有点头哈腰之举。

    透露着骨子里的不自信!

    偌大的市场,就这么对花旗敞开了?

    里士满的报纸头版: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跨越太平洋,拥抱自由。”

    南方的种植园主集体亢奋,纷纷增加种植面积,向吴国输出初步加工后的棉花原材料。

    ……

    吴国也没闲着,多省的纺织协会豪掷重金,在中亚跑马圈地种植棉花。

    直接运回南方是不可能的。

    那昂贵的运费会让棉纺品贵的离谱。

    所有原棉在产地初步处理后,再送到伊犁直隶府。

    可以预料,整个伊犁的棉纺行业即将迎来一次巨大的爆发。

    吴皇暗示,战后,朝廷会出资修建一条一千里左右的运棉铁路解决运输痛点。

    ……

    茶叶协会愁眉苦脸。

    瓷器滞销,还可以库存,可茶叶怎么办?

    李郁也伸出了援手,一方面号召帝国的富人们多喝茶,一方面要求花旗商人多进口茶叶。

    解决一点是一点。

    把滞销茶叶全部做成砖茶,开辟走私路线。

    既然无法正常通关。

    那就干脆不通关了,联络全世界的走私商人,把足够的利润留给他们。

    只要利润够丰厚,不怕没有人动心。

    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的人做。

    欧陆大大小小的王国上百个,各国边境又没有封闭围墙。

    走私茶叶,大有可为。

    ……

    1793年夏天。

    又一个震惊的消息传遍欧陆。

    雅各宾派把路易十六、玛丽王后夫妇送上了断头台,把  300多名贵族,  100多名投机商送上了绞刑架。

    20万巴黎市民围观。

    革命的浪潮从未有过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