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233 成分迥异的第二军团(7/7)
垦队。

    刘武站在炮台高处,笑着说道:

    “主公真乃今亮,算无遗策。一直不让我攻打崇明县城,甚至还默许狼山镇绿营兵渡江增兵。原来是为了练兵,拿县城做磨刀石。”

    ……

    一群群的皖北汉子,以颍州府人氏为主,夹杂着寿州,庐州人。

    在火枪队的监督下开始换装,洗澡。

    夏季炎热,汉子们集体走进旁边的一条小河。

    上岸后,需要将脑袋浸入一木桶。桶里的药水会把虱子全部杀死。然后就是领取新衣服和鞋子。

    愿意剪辫的,赏银1两。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这一点,李家军许多人颇有微词。

    只有李郁比较淡定,他的解释是:

    “看的见的辫子好剪,看不见的辫子很难剪。”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即使有1两赏银的巨大诱惑。愿意剪辫子的也十不足一,7000多号新兵,剪辫赏银仅仅发出去152两。

    于是,一道新鲜热乎的命令立即下来了。

    剪辫的152人,全部提拔担任副队长。原本的粗布军服不变,额外发放军官大檐帽一顶、佩剑一把。

    这152人一下子和原本的老乡们,拉开了心理距离。

    拿捏的十分到位~

    这7000多皖北兵,正式番号定为:第二军团!

    【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本书涉及到任何外国名字都不可以直接用。列强还有东亚诸国,请大家帮忙想想?例如花旗、扶桑这样的。虽然争霸还远,可并不妨碍作者天马行空,思绪遥遥领先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