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 第212章 仁至已如此,贪腐仍不止!(3/4)
    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定明朝官俸,遂为永制,就是以后不许改。

    正一品是年俸1044石,折合白银五百两,二品是732石,折合白银四百两。

    这个数额相当于年薪百万级别了,在当时来说已经不低。

    只不过没办法与宋朝相比。

    宋朝一品虚职月俸禄120两,其他津贴240两,年俸禄四千两!

    一品实职宰相俸禄更高!

    月俸禄三百两,加六百两津贴,年俸禄足有一万余两!

    关键是洪武朝六部尚书才是正二品,想挂正一品衔,也是不容易,就算挂上了,每年俸禄也不过千两。

    与宋朝相差十倍!

    这谁受得了!

    事实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明朝俸禄在后面,还是被偷偷涨了。

    自从三杨执政,趁朱祁镇年幼恢复了宋朝的保举制度,无需科举,靠五品以上官员推荐,走关系便能当官,这就给了百官一个额外收入来源。

    官员数量一下子多了不少,有的便是家人在朝中或军中挂个虚职,只领俸禄不干活,吃空饷。

    最后还是成长起来的朱祁镇下死命令撤销的。

    英宗名声不好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擅杀功臣等诸多昏聩的决定导致的。

    但从英宗这个‘英’的谥号看,就能知道他本人在史书中评价颇高。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十四岁就通过麓川之战掌握了军权,又将杨士奇拿捏的死死的,还让太监洪宝下了一趟南洋,试图续上下西洋海线,为下西洋做准备。

    他十四岁亲政这年,也是北京被去掉行在的第一年,正式定北京为京师,打这之后北京才是明朝的都城。

    这几件事恰巧是文官最厌恶的,基本上是谁碰谁死!

    仁宗不想迁都,死了。

    宣宗想下西洋,死了。

    结果这些事全被朱祁镇干成了……

    ……

    洪熙朝时期,杨士奇还发明了三公三孤衔。

    太师、太傅、太保与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可不只是荣誉头衔,还能领一份一品俸禄。

    杨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