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昏暗的天空之下,稀稀拉拉的灯光在纽约亮起,豆大的雨滴与划破夜空的雷霆轰鸣声一块落下,霎时间就将整个纽约笼罩在一片雨幕当中。
王一盘腿端坐在沃登克里弗塔用于引雷的房间,运转着玄功镇压着此时体内因为运势反噬,导致人体炁局一片乱象的炁局病。
头顶上方轰鸣的雷声好似敲门的死神,引领他走向死亡的脚步声由远到近,逐渐朝着他靠了过来。
在控制室中一直观察的特斯拉也在看着头顶那片闪烁的云层,此时的他好似当初美国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做的风筝实验那样。
心情忐忑,期盼成功,又担心失败。
一旦他真能通过捕捉雷电,将其转化成无损耗的电力储备起来,并通过供电公司点亮整个纽约城,那么沃登克里弗塔的历史使命就算完成了。
同时也意味着无线输电工程是注定能够成功的工程,现在的时代条件不允许,不代表未来做不到。
只要后人能沿着自己留下的手稿,一步步前进,通往一个近乎无限能源未来的种子,此刻就在他手里,由他亲手种下。
没有了能源方面的桎梏,或许就不会再有战争,人类也将从自己脚下这颗星球迈向头顶的星辰大海!
后来人也许就能在茫茫宇宙中找到跟他们类似的文明,实现进一步的跃迁。
是的,外星文学的科幻作品并不是20世纪中后期的产物,早在19世纪就有科幻小说家畅想着地外文明,月球上会不会有生命,火星上是不是也有生命的奇思妙想,并将其写成了书。
而王一更是清楚,这个世界确确实实存在着外星文明。
之所以没有任何迹象显露出来,无非就是在这些地外文明眼中,此时此刻在地球上发生的所有事,都不过是人类这个族群,这个文明朝着通向星辰大海必须经过的一段路程。
他们是观察者,是记录者,但不会去干涉人类这个文明的前进之路。
随着时针来到7这个数字,悠扬的钟声响起。
一道落雷就这么毫无预兆的直接落在了沃登克里弗塔的引雷针上面,伴随着这道落雷落下,是轰隆的雷声。
这座凝聚了特斯拉毕生心血重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