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当下应加大对国内百姓的赋税征收力度,同时清查各地的粮仓和府库,将所有能调用的物资集中起来,运往关键地区。此外,还需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备长期之需。”
此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反对之声。
“不可啊,大王!如今百姓本就生活困苦,若再加重赋税,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到时候国内大乱,不用贾长生来攻,我们自己就先垮了!”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百济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沉默良久后说道:“赋税之事,暂且从缓。先清查粮仓和府库,看看能筹集多少物资。同时,派人去与各地的富商大贾商议,请求他们出资相助,事成之后,许以重利。”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一位谋士站了出来:“大王,贾长生的军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想必其军事策略和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出色。我们也应当加强情报收集,在贾长生的军队中安插眼线,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和部署,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嗯,此计甚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百济王对那谋士说道。
在讨论完军事防御和物资筹备后,众人又将话题转向了国内的民心稳定。
“大王,如今国内百姓人心惶惶,对贾长生的恐惧如瘟疫般蔓延。我们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让百姓相信朝廷有能力保护他们。”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安抚民心呢?”百济王问道。
“大王可下旨减免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同时派官员前往各地,向百姓宣讲朝廷的防御措施和应对策略,让百姓心中有底。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百济平安,以稳定民心。”那大臣建议道。
百济王觉得此计可行,便一一应允。
随后,百济王又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命令各位大臣各司其职,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诸位爱卿,如今百济危在旦夕,我们已无退路。望各位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若有懈怠或失职者,定当严惩不贷!”百济王目光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语气严厉地说道。
“臣等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