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将军的话音刚落,一位文臣便站出来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贾长生的军队能一路势如破竹,想必其军事才能和军队实力不容小觑。若我军贸然出击骚扰其后方,万一被其反包围,岂不是自投罗网?依臣之见,不如派遣使者前往他国,寻求援军或者联盟,共同对抗贾长生,如此方能确保我百济之安全。”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朴将军的和支持文臣的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时,一位名叫金谋士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他目光深邃,善于谋略,在百济国也是颇有名气。他清了清嗓子,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望向他,期待他能给出一个更好的主意。
“大王,臣有一计。”金谋士微微躬身说道,“贾长生的军队虽然勇猛,但毕竟是外来之师,对我百济的地形和民情了解有限。我们可在北部的一些关键要道和山谷之中设下埋伏,利用地形之利给予其沉重打击。同时,散布谣言,说我百济已与他国结成强大联盟,不日将对其进行围剿,使其军心大乱。然后,再派遣使者与其假意和谈,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准备机会。”
百济王听了金谋士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金爱卿的计策听起来颇为可行,但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众卿进一步商讨完善。”
于是,大臣们又围绕着金谋士的计策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有人提出在设伏地点布置强弩暗哨,有人建议和谈使者的人选和谈判策略,还有人对如何散布谣言使其更具可信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朴将军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王,臣担心那贾长生会拉拢我百济国内的一些势力,比如那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贵族或者地方豪强。若是他们里应外合,我军必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百济王听后,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朴将军所言极是。此事需立刻着手调查,一旦发现有通敌叛国之人,绝不姑息!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防止情报泄露给贾长生。”
接着,负责后勤的大臣也站出来说道:“大王,目前我军的粮草储备虽然尚可,但如果战事一旦拉长,恐怕会出现短缺。臣建议即刻在国内征收更多的粮草,并从周边地区采购物资,以保障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