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差点就以为皇帝朱标又要进行一次官场清理了。
还好还好。
文武百官当中,宋濂率先站出来道:“陛下,礼尚往来,番邦给供礼,是他们应做之事,正常来说咱们只需要下旨夸奖一番即可!”
“不过这些藩王皆是陛下的兄弟手足,他们又主动增加了供礼数量,我中央朝阳回一份礼物也是应该的。”
“当然了,这回礼主要是一个意思,千万不能太过隆重,否则就有失我大明中央朝堂的威严!”
宋濂话音刚落,吕昶也是站了出来,“没错,陛下,若是回礼太过隆重,一旦开了这个先河,日后就不好办了。”
有宋濂、吕昶两人开口,其他官员也是一一开口,有的官员赞成,也有官员表率反对,但是主流思基本都是要回礼,只是回礼不能太过隆重,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甚至还有官员对藩王管理制度提出质疑。
“陛下,臣觉得咱们朝廷是不是对藩王太好了点,让他们有治理封地的主导权,同时还要给他们按比例分红,甚至还允许他们掌控军队这对大明正统非常不利啊!”
“藩王参与封地管理越多,到时候在民间的威望就越高,这不利于中央朝廷的统治啊!”
“现在局面看上去不错,而且藩王和陛下是亲兄弟关系,自然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若是到了下一代?那些藩王未必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没错,特别是准许藩王自己扩充封地,这简直是在给藩王们大开方便之门,怕是百年之后,大明天子就要同那周天子一样,名存实亡!”
“陛下,还请重新约束限制藩王的权利,朝廷需要拿回各个封地的主导权!”
本来是为了商议如何给藩王们回礼的,结果却是对于藩王的权柄这些出现了激烈讨论。
对于文武百官的讨论,朱标听得十分的认真,其实朱标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若是没有那次在太乐宫和欧阳伦摊牌,今日听到文武百官这么多的反对,朱标说不定心中就要动摇了,但是听了欧阳伦的分析,朱标内心已经无比的坚定。
无论文武百官说再多,也没有丝毫影响朱标内心的决定。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