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重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旧坚持读书,最后一举逆袭!
赵珲也成为了很多长辈、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模板。
“你看看人家赵珲,条件那么艰苦都能够成为工科状元!”
“咱们家给你那好的资源,你居然还不好好读书,好好珍惜!”
“爹也不求你像赵珲那样成为工科状元,你成为前十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前百也可以啊!”
对于这一次招募考试,朝廷也是相当重视,不仅对全国所有考生进行了排名,而且还按照各行省考生成绩进行排名,对于全国前十、全行省前十给与奖励。
最让所有人惊喜的是,奖励不光是钱财,而且还有公民!
对于全国前十直接给与进士出身,全行省前十则是给与举人出身,也就是说,只需要考进全行省前十,那就能够做官了!
正是这一点,让大明百姓对于招募考试更为重视,过去大家都读四书五经,学习写治国理政的圣人文章,即便是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广后,依旧有很多人选择学文,原因无他,那就是因为科举考试能够获得功名!
如今招募考试也可以获得功名,而且学到东西更为实用,百姓的观念也在满满转变!
赵珲等十人在殿试之后,礼部就给他们安排了骑游京城,与科举状元一样,身披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有衙役举牌、鸣锣开道。
享受着百姓的夹道欢迎和欢呼。
由于项目部还在筹备当中,欧阳伦直接给赵珲等十人放长假,各自回自己所在的行省、州府、县城,让他们衣锦还乡,同时也是为了项目部做宣传,让大家更加关注工科科举!
这一次工科科举如此火爆,也的的确确选出了不少人才,这让欧阳伦决定要将工科科举长期办下去!
光是培养人才可不够,还得有选拔人才的机制才行,而工科科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考试排名,让人才们卷起来,只有竞争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这个办法绝对有效,诸多历史已经证实了这点。
虽然欧阳伦自己并不喜欢内卷,所以只能让大明百姓卷了,卷一卷也不是个坏事,不想卷的你可以躺平,这也是权力嘛。
得到假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