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不已的山神爷,三人没费什么曲折,找到细竹山的常青村。
山中老村占地颇大,村口一座座牌坊依次排列,彰显其深厚底蕴。
青山绿水,鸡犬相闻。
徐源长让两人在村外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村庄,出示用小幻术变化的官府身份牌,见到常青村族长竹缵绪和族老竹缵业。
客气寒暄,茶过三巡。
徐源长从袖内取出一片玉牌,上面刻写着“道在书中从学立,名传甲第缵宗光”十个字。
年过花甲的族长竹缵绪接过玉牌,看清上面的诗句,正是他们族谱排行诗的中间两句,笑道:“徐大人有心了。不知大人有甚事吩咐,请尽管开口?”
竹家扎根平潜县八百余年,耕读传家,走出过不少大人物。
平波郡、原阳郡各城皆有竹家开枝散叶的后人。
外人能够弄到竹家谱系排行诗,不足为怪。
尘世摸爬滚打几十年,老族长见多了世面,每年皆有外地为官的同族远亲前来祭祖,那排场气派得紧,不一样的村前落轿下马,可不怕找上门来的小官打秋风。
当然能用几两银子打发的事,都不叫事儿。
徐源长收起玉牌,再次拿出一块黑玉牌子,正面篆刻着“竹山常”三个古体字,雕饰寥寥几株斜竹,背后只有简单“无常”二字,最后一竖如剑刺破到外面。
老族长接过牌子双手颤抖,翻来覆去观看着这枚老物件,仔细比较一番,与家传典籍中记载的牌子特征完全对得上,连“竹”字的以画代笔细节也丝丝吻合。
“贵客……请您稍等片刻!”
老族长和族老两人搀扶着出门,激动不能自己,一路小跑往宗祠冲去,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失踪几百年的“无常”牌出世。
兹事体大,他们必须要拿着牌子和典籍仔细比对,任何一片竹叶都不能放过,可不容出差池。
吓坏了一众守在外面的中年和青年男子。
“快,叫其他族老,全部赶到宗祠,病了的也抬来。”
“快去啊,傻愣着干甚?”
“好生侍候着堂屋里的贵客,上最好的茶水。”
“……”
百里之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