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浙江”,其实说的不是搅风搅雨的江浙财团,而是浙江文人,浙江籍的文化人占据了民国时期文化界的半壁江山,也在教育界呼风唤雨。
若要说到政治,“一部民国史,半部在宋家”这个说法会更确切一些,很长一段时间,民国的政治其实是围绕宋家为中心而展开。
宋家的政治风眼不是当了十来年财政部部长的宋子文,不是委员长夫人宋美龄,也不是宋庆龄,而是宋霭龄,宋大姐。
宋霭龄有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之称,中学时期就读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宋霭龄不仅成绩优异,在音乐和表演方面也很有才华,1910年毕业后,美国媒体纷纷预言,年轻的宋霭龄在美国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回国后定将成为总统夫人。
她本来,似乎真有可能成为总统夫人。
回国后,一开始宋霭龄在父亲的华美印书馆工作,之后被推荐去担任同盟会司库秘书一职,她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募集资金、登记造册、收支绘图等。
1911年12月,宋父的挚友、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回到上海,在宋父的推荐下,她开始担任孙中山的英文及行政秘书,孙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宣言誓词,其英文稿就出自宋霭龄之手。
秘书工作繁重而琐碎,但宋大小姐记忆力极强,处事果断妥帖,多麻烦的事情经由她手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她也因此受到孙中山的大力赞扬:“您推荐的秘书我非常满意,可以说是美国式的高效率。”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起云涌、瞬息万变,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于1913年7月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东洋,宋父由于与孙中山过从甚密,也不得不举家逃往东洋避难。
而在东洋,依旧是由宋霭龄照顾孙中山的饮食起居。
孙中山在感情方面的操守,似乎大概或许一定不咋地,宋霭龄有知识、有文化、有脑子、有样貌,十之八九会走进孙中山心里。
宋霭龄呢,大概对孙中山也有爱慕之意,然而,宋大小姐大概是一个理智并现实的女人,觉得孙中山所图之大事难以成功,无法给她稳定的生活,于是听从了宋父的劝阻嫁给年轻才俊孔祥熙。
孔祥熙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