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成为马来亚数量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47,马来人则仅有34,印度与其他民族加起来也不过18。
外加林文庆和张永福等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派元老,都认可汪伪政权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小鬼子出兵马来半岛后出面组织亲日的华侨协会,都强化了汪精卫对东南亚的影响力。
小鬼子攻陷新加坡时,汪精卫找小鬼子进行过协商,将南洋纳入汪伪政权的统治范围,以此为条件,汪伪政权对英美宣战,帮助东洋实现大东亚共荣圈。
但这个讨论最终胎死腹中,不是因为汪伪政权没有能力将政治影响力投射到马来半岛,而是占领马来半岛的小鬼子对华人从根本上不信任。
星马华人在抗战爆发之初,就透过捐钱以及回国参军的方式协助国府抗日,是小鬼子极为仇视的对象。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也是出于这种不信任,东洋否决了汪伪政权在1941年对英美宣战的要求,硬是将时间推迟到1943年1月9日。
毕竟在华人人口远高于东洋人的情况下,贸然让汪伪政权在东南亚站稳脚跟,迟早有一天大东亚共荣圈将变成大中华共荣圈,等同东洋出兵为中国开疆辟土,这是东洋不愿意看到的。”
一边说着,冼耀文一边在地图上标了几个点,“小鬼子占领马来半岛后,除了放下武器的英联邦战俘之外,首先整肃的目标就是星马华人。
总计将近5万华人在1942年2月至3月的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死于小鬼子的肃清大屠杀。
可肃清大屠杀,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小鬼子对华人抗日力量的屠杀,还是一场有马来人、印度人参与的种族屠杀。
进攻东南亚的小鬼子,在马来半岛上被马来人和印度人视为解放者看待,他们真诚地相信,小鬼子的到来将帮助自己从英国殖民统治者手中独立。
马来青年同盟虽是一个信奉社会主义的左派团体,却仍然做出和小鬼子合作驱逐英军的决定。小鬼子将华人视为除盟军之外的第二大敌人,也竭尽所能挑拨马来人和印度人仇视华人。
英国和马共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角度出发,暂时放下意识形态的纠葛,成为共同抗日的盟友。马共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