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会把人借给你把工厂建立起来,也会提供你缝纫机的购买渠道,事实上,我还是东洋一个缝纫机品牌的代理,我会按照代理价把缝纫机给你。”
冼耀文摊了摊手,“当然,我不是一点利润都没有,每年都有销售指标,只要完成,品牌方会给我一笔奖金。”
甘比诺举起酒杯向冼耀文表示敬意,“赫本先生,和你合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冼耀文举杯回敬,“我也一样。”
一杯酒下肚,两人聊起了细节,冼耀文大致给甘比诺说了说服装厂的运作模式,他是照着他所知的地下工厂模式稍稍改动讲的,对甘比诺来说,他讲的都是干货,直接可以运用到实操。
聊完工厂,冼耀文还发起了在纽约港开烧烤晚会的话题。
美国是纺织品的黄金市场,他不但要挤入品牌市场,就是中低端的衣服,他也要为中华制衣打出一片天地,毫无疑问,他将会面对许多竞争对手,不是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会把竞争禁锢在正常的商业手段范畴,若是有人玩邪的,他需要人帮他在码头放火,也需要人往集装箱里扔老鼠。
这种见不得光的事,能不沾就不沾,甘比诺是专业的,把工作外包给他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正好,甘比诺只是一个纽扣人,纽约还没诞生甘比诺家族。
十点,冼耀文带着爽透了的戚龙雀离开酒吧,回酒店的路上,找了一家还在营业的书报店买了一堆大小报,从中寻找他漏看的新闻。
由于美国的大部分家庭都会订阅报纸,因此催生了一种社交新闻文化,不少人有了屁点大的事就会在报纸上刊登一条付费新闻,生了孩子,就在报纸上刊登“某某家喜得千金,将于x年x月x日某教堂举行洗礼”,结婚会更加夸张,不仅会交代举行仪式的教堂,还会登出宾客的名单,甚至新娘穿什么婚纱、佩戴什么饰品都会登出来。
报纸被当成炫耀、报喜、报丧的媒介,有些比较夸张的家庭,孩子从出生到死亡之间发生的值得炫耀的消息都会出现在报纸上,通过报纸可以得知一个人的生平。
坐在出租车里,冼耀文拿着报纸一通查找,很容易就在热点新闻的夹缝里找到一条寻人启事,寻找一名意大利裔文森特·曼加诺,这个人就是文森特家族的老板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