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科举制度,还考虑得如此周到,连他们这些贫寒学子的难处都想到了。
这是一介武夫能有的想法吗?
这怎么可能?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荀彧的发言后,皇宫门前一下子炸开了锅。
学子们兴奋地议论纷纷,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有那脑子活络之人已经挤到了前排,拼命的挥手询问具体的考试事宜。
对此,荀彧自然是求之不得,再次让禁军将士们高呼肃静后耐心的大声解释起来:
“科举在全国范围举行,三年一考,共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次,依次晋级,之前讲过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明确的一点是,此次新帝登基,举办的首届乃是恩科是也。”
“恩科?这是什么意思?”
学子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纷纷看向荀彧,等待他的解释。
荀彧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所谓恩科,乃是大将军为庆祝新帝登基,特设的加试机会。”
请您收藏69书吧!
“本次恩科,不局限于常规科举的时间限制,将提前举行,并且为了广纳贤才,考试难度也会相应降低一些。”
“同时,恩科还将设立更多的录取名额,确保更多的优秀学子能够有机会入朝为官。”
“真的吗?”
“那真是太好了!”
“请问荀侍中,那这恩科具体何时举行?我们该如何报名呢?”
学子们迫不及待地纷纷询问,荀彧一见他们的注意已经完全转移,便抚须笑道,耐心解释:
“本届恩科的具体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将在公主登基大典后的三个月内举行。”
“至于报名之事,朝廷将通知天下各郡县,命当地官府自行设立报名点,学子们只需前往当地的官府或者学府,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缴纳一定的报名费用即可。”
“其中乡试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在各郡首府主持,择优录取,次年在京办会试,优中选优,一月后办殿试,金榜题名!”
“而此次恩科,对于诸位长久在京求学的太学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