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门外人山人海。
数以万计的青中年学子们齐聚于此,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
“抗议!抗议!抗议!”
“大将军苏曜,罔顾朝纲,肆意妄为,欲毁我大汉根基!”
“废三公除九卿,独揽朝政,与董贼何异?!”
学生们情绪激动,高喊着口号,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他们认为苏曜的改革方案触动了触动了世家子弟和士大夫群体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废除三公九卿制,无疑是要打破他们长久以来所依赖的权力结构,削弱他们在朝廷中的影响力,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毕竟,对大汉这基于察举制的选任官体系来说,上官和老师的推荐是绝对必要的条件。
倘若他们的老师们被苏曜清洗,排除出权利中枢,那么他们的晋升之路显然就会无比晦暗。
而两者之间的这紧密的联系便是诸如昔日大长秋曹腾还有袁家等之所以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原因。
如今,这般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正是诸位公卿和世家们携手上演的戏码。
只见在滚滚人潮中,
董勇接过一看,脸色铁青,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子们的诉求和抗议之词,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苏曜改革方案的不满和反对。
甚至,言语之间不乏对女主临朝的大不敬之意。
这让董勇怒火翻腾,一瞬间杀心四起,眼中凶光毕露。
而且,不但董勇如此,守卫宫门的禁军们也无不面露愤慨之色。
那宫城上持弓监视人群的兵士们此刻也都是议论纷纷:
“真该死!”
“这些不识相读书人!”
“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之所以今天还能在这活蹦乱跳的闹事,那都是多亏了大将军和公主的功劳吗?!”
“真是吃饱了撑的!”
“就该把他们统统都下了大牢。”
“看看到时候他们嘴巴还有没有这么硬!”
兵士们群情激奋,不乏喊打喊杀,希望严惩闹事者之人。
董勇虽然也是想过干脆下令禁军出动,驱散人群,逮捕闹事者,狠狠打杀一下这些人嚣张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