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声震云霄。
苏曜站在高台上,感受着这份热烈的拥戴和信任,心中亦是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对于自己这次大手笔改革的效果颇为自得。
而就在苏曜改制军队,设立新军的时候,朝堂上的争议也越发的激烈。
由于苏曜一直避而不朝,对于弹劾之事也完全不予回应,除了御史们等言官,越来越多有分量的官员们都站了出来,声讨苏曜。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臣议论纷纷,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苏曜此子,目无君上,擅自改制,实为乱臣贼子!”一位老臣愤然起身,指着苏曜的座位怒斥道。
“就是!他手握重兵,独揽大权,长此以往,必成大患!”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满是忧虑。
“不知诸位是否听说,老臣闻他竟然欲设军卫以剥太守兵权,这可不是件小事啊!他怎能连商量都不商量,就擅自独断专行,眼中可还有一点朝廷,这根本就是不把咱们和公主殿下放在眼里啊!”
万年公主坐在监国的位置上,目光穿过吵杂的群臣,望着大殿外,眼神清澈而平静。
对于苏曜的改革,她其实很清楚,苏曜昔日召集亲信商议军队的改制的时候还特意把她带在了身边,美其名曰让她多学习成长。
讲道理,万年并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帝王教育,不但苏曜时不时蹦出来的稀奇名词她不甚了解,就连荀彧和钟繇等人据理力争说的各种典故她也是听得似懂非懂的。
但是,这不妨碍万年公主听得眼中小星星直冒。
她从那些幕僚们的表情与语气中,能够感受到苏曜的才华和抱负,也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是为了天下的安定。
这时,听着下面大臣们的聒噪,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万年公主轻轻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站起身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众臣,声音清冷而坚定地说道:
“诸位爱卿,请稍安勿躁。”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万年公主的身上。
公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大将军苏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