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旁边与贾诩一起参与审问的刘公子刘桂见他如此不上道,连忙诱导道:
“李兄,你还不明白吗?”
刘公子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现在不是你一个人能扛下来的时候,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张琰供出来,我们才能有一线生机啊!”
李慎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他看了看四周盔明甲亮的士兵,又看了看一脸严肃的贾诩,心中明白,此刻已经容不得他再犹豫。
于是乎,他便一五一十的将张琰之前如何鼓动他们对抗苏曜的事情交代了个清楚。
贾诩认真的倾听,发现李慎的证言比刘桂之前的话显然更加可靠,逻辑严密,前后对证。
按李慎所言,张琰确实经常发表对苏曜的不满和敌意,甚至明确表示,要利用这次机会给冠军侯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次抵制事件的主谋应该就是那张琰无疑。
但是最关键的,张琰谋反的证据却没有找到。
不论是宅邸中的物证,还是这些人口中的证词,都没有一个能明确表示谋反之罪的。
这让贾诩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的事情。
苏君侯要整治弘农的乱象,那就非要重典惩处一批人不可。
眼下的罪名显然不足以支持这样的行动,贸然发动的话,会给人口实,对君侯威名不利。
看来,他必须想点办法才好了。
所幸的是,贾诩很清楚这些个世家子弟们的作风。
正所谓家门大了,那什么种都有。
也许有的人名门出身,爱惜羽毛,堪称美德典范,但同时,他家中必然也不缺那借其名号横行不法之辈。
于是乎,贾诩一边授意刘公子,让他与李慎等人想要活命的话,那就提供一些可靠的谋反证据。
同时,贾诩在请示过苏曜后,当即便是广开府门,张贴告示,征集张琰等世家豪强横行不法、谋财害命、欺压百姓等不法之事,鼓励群众举报。
告示一出,弘农城举城皆惊。
公告板前人头攒动,人群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愤怒,有的则眼含希望,更多的人则是露出一副不敢置信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