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她继续说道:
“小女亲眼所见,君侯不仅收留了那些无辜的女子,还给予她们庇护与关怀,让她们得以在这里倾诉心声,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此等仁德之举,实乃天下少有,小女深感敬佩,愿意为君侯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苏曜听了是心里一乐,总算知道了怎么回事。
只不过
“姑娘言重了。”
“在下不过一介凡人。”
“贪财好色自也有之,不过是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罢了。”
“那些女子本就身世可怜,我不忍见其再受苦难,故而出手相助,此乃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苏曜连忙摆手解释,毫不居功。
自知之明他当然还是有的,苏曜并不想过多地渲染自己的善行,也不愿因此而被过分赞誉。
他不过是想给那些女孩找了些事情做,不让她们白白耗费自己的资金。
如果蔡琰对自己好感度来源是类似那种对圣人般言行的倾慕的话,日后再相处,自己暴露出凡人的一面,岂不是每次都在减分?
然而,苏曜却没想到,自己的解释反而又为自己赢得了加分。
在蔡琰的印象中,那些身居高位者,尤其是像苏曜这种,骤然崛起的功臣武夫,往往都最喜欢夸大其词,自吹自擂,以彰显自己的伟大和英明。
昔日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何进是这样,日后独揽朝纲的董卓更是这般。
然而,眼前的冠军侯却截然不同,他的谦逊和坦诚让蔡琰感到十分意外和敬佩。
“君侯过谦了。”
蔡琰微微欠身,目光闪烁:
“您的仁德之举,小女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绝非虚言。”
“况且,小女也听说了,君侯在洛阳城中的诸多善举。”
“洛阳城饱经战乱,每有一方大军来洛,百姓们便要遭一番大灾。”
“但您大军入城,却能做到只惩贼子,不害百姓。”
“不但没有如之前上洛的官长那般搜刮百姓钱财,反倒是破费巨资,重建城池,帮助百姓恢复生计,还设立义仓,救济灾民。”
“